广东广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大应变检测与小应变检测的区别是什么?东莞大应变检测有什么要求?

发布日期:2025-09-02 17:15:10    点击:195

在桩基工程质量检测中,大应变检测与小应变检测是两种常用手段,但二者的检测逻辑、适用场景差异显著。同时,东莞地区因建筑工程密集,东莞房屋鉴定公司对大应变检测也有明确且严格的执行要求。以下是关于大应变检测与小应变检测的区别和检测要求的介绍,仅供参考。

 

 

大应变检测与小应变检测的核心区别

 

从检测原理来看,两者的核心差异在于 “能量输入” 与 “检测维度”。小应变检测属于 “低应变法”,通过轻锤(通常重量不足 10kg)低能量敲击桩顶,利用桩身内部传播的应力波反射信号,判断桩身完整性。它更像 “桩基 CT”,通过波形变化识别断桩、缩径、扩径或夹泥等内部缺陷,无法获取承载力数据。而大应变检测属于 “高应变法”,需用重锤(重量可达数吨)高能量冲击桩顶,使桩身产生显著位移,既能通过应力波反射分析桩身完整性,又能结合桩土相互作用的动力学响应,计算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实现 “完整性 + 承载力” 的双重检测。

 

适用场景也大不相同。小应变检测因操作轻便、效率高(单桩检测仅需几分钟)、对桩体扰动小,适合大面积普查 —— 多数住宅小区、普通厂房的桩基工程中,会用它对全部桩体做快速完整性筛查,检测覆盖率常达 100%。大应变检测则因设备笨重(需吊车配合重锤吊装)、操作复杂(需严格平整桩顶、校准传感器),更适合 “重点检测”:比如甲级设计等级的超高层、大型商业综合体桩基,或小应变检测中发现疑似缺陷的桩体,需进一步验证承载力时,才会针对性开展,检测数量通常仅占总桩数的 10%-30%

 

此外,检测精度的侧重点也不同。小应变对浅部缺陷(桩顶以下 30 米内)识别灵敏度高,可精准定位厘米级的缩径或断桩位置,但对深部缺陷(超过 30 米)或轻微裂隙的识别能力较弱。大应变因能量输入大,应力波可传播至桩底及土层深处,不仅能识别中深部桩身缺陷,更关键的是能量化承载力 —— 这是小应变检测完全不具备的能力,也是重大工程必须通过大应变验证桩基承载能力的原因。

 

东莞大应变检测的执行要求

 

东莞作为建筑工程重镇,大应变检测需严格遵循 JGJ106-2014《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并结合本地工程特点明确要求,核心集中在 “检测数量”“资质规范”“实施细节” 三方面。

检测数量需按桩基设计等级分级执行:建筑桩基设计等级为甲级的项目(如 CBD 超高层、大型市政桥梁),检测数量不得少于总桩数的 30%,且绝对值不少于 20 根 —— 若某甲级项目有 60 根桩,按 30% 计算为 18 根,但需按 “不少于 20 根” 执行。其他等级(乙级、丙级)项目,检测数量不少于总桩数的 20%,且不得少于 10 根;若总桩数不足 50 根(如小型厂房、独立办公楼),则检测数量至少 2 根,且每个柱下承台需至少检测 1 根,避免 “关键节点漏检”。

 

检测机构资质与人员要求也有明确规范。东莞要求开展大应变检测的机构必须具备省级及以上市场监管部门颁发的 CMA 认证”,认证范围需包含 “基桩高应变检测” 项目。检测人员需持 “地基基础检测人员岗位证书” 上岗,且每支检测团队中,至少有 1 名具备中级及以上职称的技术人员负责数据审核 —— 避免因人员资质不足导致检测误差。

 

实施过程中,桩体预处理与设备校准是硬性要求。检测前需平整桩顶,清除浮浆、破损部分,若桩顶混凝土强度不足(低于 C30),需浇筑 50-100mm 厚的 C40 以上混凝土垫层,防止重锤冲击时桩顶破损;检测用重锤重量需与桩体尺寸匹配(通常为预估单桩承载力的 1%-2%),且每次检测前需校准力传感器与加速度传感器,确保误差不超过 5%,保障数据可靠性。

 

综上,大应变与小应变检测分别聚焦 “承载力 + 完整性” 与 “快速完整性筛查”,适用场景各有侧重。而东莞地区的大应变检测,需在数量标准、机构资质、实施细节上严格对标规范,才能切实保障桩基工程质量。 



上一篇: 大应变检测怎么做?东莞大应变检测哪家公司好?
下一篇: 大应变检测需要多长时间做?如何选择东莞大应变检测公司?